.jpg)
1.基础管理落后。
目前银行营业场所(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及办公大楼等)的用电系统还处于无网络化、无智能化 的单机分散独立运行的状态,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保护措施,以空开、保险丝、漏保、定时器等方式 为主流,无法实现对前端强电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
2.设计应用不统一。
规划设计与实际应用不统一,导致线路数铺设不规范,部分地线缺失等隐患导致设备与人身安全 无法得到保障。
3.运维管理不规范。
运营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监管,难以防止不合理应用现象的产生。保护与负载不匹配、负 载随意添加和不规范的分路引线、常年失修、鼠患、电器使用不规范,均是引起火灾的重大。
4.设备管理难度大。
设备使用中主要有安装随意、摆放无序、布线杂乱、接线零乱等现象;同时,非24小时设备24小 时开机运行,24小时运行设备绝缘老化等问题均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5.电能损耗浪费、存极大安全隐患。
银行营业场所的70%的用电属于营业性用电,比如照明、电脑、空调、饮水机、LED屏等设备,下 班后需拉闸断电;但在实际执行中仍会存在不执行的现象,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存在极大的安全消 防隐患。
空气开关跳闸时,对于是负载过大,是漏电保护或者是短路的跳闸原因不明所以,复位完事,殊 不知火灾隐患依然产生。更有甚者,为应付空开跳闸问题,干脆换个更大功率的空开,结果大功率空 开和电源线不匹配,造成线路过载燃烧,空开还没有跳闸保护的问题。线路私拉乱扯,当用电设备附 近没有取电口,网点或支行电工就从附近插座取电,私拉乱扯,随意使用金属线,甚至使用电话线或 网线来接入强电设备,而这些线材根本不是强电所能使用的。
因此乐鸟银行安全用电管理系统通过现场安装的设备采集用电回路剩余漏电电流、线缆温度、电 流/电压/功率/电能,通过无线方式上传到安全用电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当现场发生线缆漏电电流,温 度超出标准值或者设定值以及功率超限时,通过系统平台或者手机APP推送报警信号,并通知安全责任 人,派运维员处理现场隐患。

作为智能终端的配电产品,智能断路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断路器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 它的漏保功能,需要人们每月手动检查,才可以确保用电安全,既费力又容易被人遗忘。如今有了智 能断路器,不仅弥补了传统断路器的弊端,而且汇集了十几个用电监测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具有高度 的集成性,能做到精确防控。
一种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探测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安全隐患的用电安全信息 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应运而生。利于智能空开+智慧用电对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和 剩余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并将发现的各种隐患信息及时推送给企业管理人员, 指导企业实现第①时间的排查和治理,达到潜在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